簡史

擷取自維基百科  臺灣高科技產業島的形象建立在電子相關產業的發展之上。電子產業發展過程中,化學工業提供關鍵製程與材料,例如印刷電路板、高純度氣體、晶圓、光阻劑、化學機械研磨漿等,扮演推波助瀾的重要角色。

 

  臺灣1960年代開始電子產業裝配時,1969年美商安培公司(Ampex)與美商精密電子公司(TRW)合資成立新興電子,建立印刷電路板業。電路板製造需要塗佈與電鍍等關鍵技術及高分子基板(環氧樹脂或聚亞醯胺)、銅箔、玻纖與特用化學品等化學工業原料,化工業者亦投入。經過多年共同努力,臺灣電路板產業在全球市場占有重要地位。

 

  晶圓是半導體與光電產業的上游材料,也是化學工業的一環,中美矽晶持續與台大化工系進行大型產學合作計畫,生產的A3+多晶片技術領先全球,乃是應用化工教育的工業結晶原理,只是因為用在元件應用,單晶材料品質跟純度要求都很高。如何提供好的生長環境(俗稱熱場),可以讓晶圓製造又大又快又好,是長晶的核心技術。臺灣半導體產業需要許多化工材料,是化工業界努力的重要目標。此外,化學工業也配合太陽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供應新材料,也思考降低環境破壞,共創未來。

 

※圖為經蝕刻(etch)製程處理後的晶圓。(來源: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B6%E5%9C%93)


資料來源:陳信文、李文乾主編,《臺灣化工史第三篇:臺灣現代化學工業史—擴張期(1986-2010)》,臺北市:臺灣化學工程學會,2012年5月,頁1-4。

深層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