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史

  1920年美國標準石油公司自煉油氣中之烯烴分解出丙醇,應用在工業上,這是石油化學工業之開端。二次大戰期間熱帶資源缺乏窘境下,歐美各國競相以石油為原料製造替代品,這些技術在戰爭結束後繼續發展出塑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及其他千百種化學品。石化工業的原料石油為液體狀且是集中的炭水化合物,適合合成化學及高分子之原料,因而發展很快,產品廣泛用於衣食住行育樂,與生活密不可分。日本在1957年開始生產,為世界第二大石化工業國家,臺灣則以開始生產乙烯的1968年為起點而急速發展,直到國光石化挫折而暫告一個段落。

 

 轉引自臺灣中油(股)石化事業部網頁

 圖一:石化樹--石化工業衍生應用(轉引自臺灣中油(股)石化事業部網頁)

 

  臺灣正式進入石油化學工業之前曾有一小段利用電石、天然氣的歷史。

 

  日治時期臺灣開始生產電石,臺灣塑膠是第一座利用電石為原料生產PVC的工廠,接著有國泰等PVC工廠設立。

 

  臺灣蘊藏豐富的天然氣資源,1930年代臺灣總督府設立天然瓦斯研究所分析成分及開發應用;1963年中美合作的慕華公司苗栗尿素廠落成,利用天然氣製造尿素肥料及液氨,1966年長春石化在苗栗設立甲醇廠,1974臺灣聯聚化學在頭份設立高密度PE塑膠原料等,為利用天然氣資源生產石油化學品的時代,後來都轉向輕油裂解之原料。

 

  臺灣成為石油化學工業重要生產國家則始自1968年,中油完成第一座輕油裂解廠。臺灣中油公司嘉義溶劑廠自1959年開始生產苯、甲苯、二甲苯等基本石化品,供應國內染整、農業、清潔劑、紡織、塑膠等市場需求,已一腳踏入石化業,1968年將輕油裂解成乙烯、丙烯、丁烯、苯、甲苯、二甲苯等原料,正式進入石化業,直到臺塑六輕設廠之前,原料生產都由中油主導並分配原料給民營公司或民營與中油合資的公司將原料加工產製氯乙烯等的中間產品。中間產品加工產製聚氯乙烯等最終產品則由民營公司負責,主要是因為臺灣在中油完成一輕之前,民營公司已開始進口原料生產聚氯乙烯等最終產品,而且中間產品加工項目繁多投資金額大,乃採取由民營資本分散投資、共同分擔風險的合作方式。

 

  國家資本在美國石化資本、技術支持下主控石化原料市場的產銷的結構,在兩次石油危機、美國石化資本淡出臺灣之後出現變化。國際市場的變動與強大需求,臺塑積極爭取建設輕油裂解廠的努力,在1980年代中期在國際壓力下第二波經濟自由化政策的潮流裡獲得許可,臺塑六輕代表臺灣石化產業進入自由化、國際化階段;臺灣石化產業也出現與美國、日本相同的由一家企業從輕油裂解到生產最終產品的模式。

 

  臺灣先天上地狹人稠的特性,遇到具有明顯規模經濟色彩的石化產業,當規模太過龐大,不僅消耗太多的資源,也會排放許多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不利條件,碰到石化工業區附近居民人口多的情況下,石化工業區附近居民有較高的機率罹患癌症、呼吸道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問題浮顯。煉油廠及石化工業園區內,到處是易燃、易爆物質,當發生爆炸等工安意外時,可能因此從管線設備洩漏出來劇毒物質,除了對勞工有立即的生命威脅之外,可能會影響附近居民健康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進入廿一世紀國光石化的建設計畫挫折之後,臺灣的石化產業乃進入追求高值化的新時代。

 

 


出處:謝俊雄、徐英傑主編《臺灣化工史第二篇:臺灣現代化學工業史—發展期(1951-1985)──石化工業的興起與傳統化工業的成長》,臺北市:臺灣化工學會,2012年11月,頁63-122。

 

深層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