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餘製紙與近代蔗渣製紙業

  荷蘭時代臺灣製糖時的燃料不必外求,富含纖維的甘蔗渣就能提供製糖產季所需要的全部燃料。日本時代的新發展重視纖維的利用,先是把甘蔗渣轉化為蔗渣板,這是一種可以隔音隔熱的建材,日本的東北、北海道等寒冷地區用來當隔熱材料在冬天保暖。比蔗渣板更複雜的纖維利用方法是製紙。約一百年前當日本文化進步用紙量增加時,纖維資源即受重視,臺灣製糖業到了日本時代大部分集中在不到三十個工廠,蔗渣也隨之集中而且是每年都會出現的穩定供給原料,是少見的好資源,問題是技術。蔗渣製紙技術尚未出現而且研究者不多,日本的化工學界及製紙業投入人才、資金進行技術研究,臺灣總督府也選擇性地補助有成功希望的對象,約自1917年開始技術研究,1932年左右成功,前後費時15年。臺灣的蔗渣製紙業在日本時代建立了三大工廠,讓臺灣成為生產紙漿不必砍樹的區域,成為特色。

 

  戰後接收時日本人建立的製紙工廠收歸國營之後,並沒有延續蔗渣製紙傳統,反而是民營製紙業以日本時代的蔗渣板、蔗渣製紙技術為基礎繼續發展,代表性的公司為永豐製紙。

 

  永豐餘造紙創辦人何傳早在日治時期1924年就與弟弟何永、何義以父親之名共同創立「何皆來商行」,主要在台灣與中國之間經營肥料、糖、雜糧的買賣。1934年擴大營業,改名為株式會社永豐商店,確立從家族事業走向企業專業的營運路線。1939年永豐商店在高雄內惟設立一個以甘蔗渣生產蔗渣的工廠,主要做成蔗渣板送到北海道作為戶外保暖建材,戰後改製包裝紙,成為永豐一廠。戰後何家積極將日本時代累積的商業資本投入工業經營,集中在造紙業,先後標購與製紙相關的日產:1940年設立位於新營的日光纖維板廠改名為永豐紙板廠,1947年12月再標購原本省營的臺灣興亞紙業株式會社(位豐原),改名為永豐原造紙公司,1948年並在高雄久堂新建永豐餘造紙公司,在臺東也標購了一家日本人所設小紙廠,這5家工廠即為累積何家在製紙業實力的基礎。

 

  永豐紙業重視技術研究隨時代而開發出不同產品,如商業貿易開始逐漸興起時郵件是秤重收費,乃發展薄紙的打字紙。永豐也看到這樣的商機,利用甘蔗漿研發出薄紙,奠定永豐在生產特殊的基礎與能力。銅版紙是所有紙品中單價最高,然而卻是雜誌印刷、商用廣告重要的印刷原料。永豐利用臺灣豐富的大理石取代進口的酸性白土和高嶺土,成功研發出以臺灣本土資源製造出銅版紙,也因此永豐在1980年還成立臺灣第一個造紙研究中心。

 


出處:

1. 陳顯彰策劃、高淑媛主撰,《臺灣化工史第六篇:化工界耆老口述訪問記錄》,臺北市:臺灣化工學會,2013年5月,頁329-341。

2. 陳芃整輯,《臺灣化工史第四篇:臺灣化學工業研發史》,臺北市:臺灣化工學會,2013年5月,頁163-172

深層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