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史

  臺灣家家戶戶在日治時期開始使用日本的鈴木商店「味の素」的產品做為調味料,每年約360噸,臺語「味素」之名也是由此而來。戰後日本供應中斷,臺灣開始自己生產味素;1947年林挺生設立大同化學工業公司首先設廠生產味素粉,接著太平洋化學、天香味寶等紛紛設立,到1954年達34個工廠,陷入生產過剩的激烈競爭中,工廠相繼停業,到1957年只剩下7家。

 

  1958年是臺灣味素產業技術轉變期。味素原本是用小麥粉中的麵筋加入鹽酸及水分解之蛋白質水解法;1956年起學者專家相繼分離篩選出新菌種,可以利用澱粉及糖蜜等做為碳源,以銨鹽做為氮源,並取得把糖分轉換成味精(麩胺酸鈉)的新專利,稱為麩胺酸醱酵法,生產時間縮短,生產成本節省一半。臺灣的味全公司1958年引進蘇遠志在東京大學研發的麩胺酸醱酵專利技術,臺灣味素產業進入技術轉變期。

 

  味全為1953年由和泰公司投資成立的食品公司,主要生產醬油、味素、醬菜罐頭等,在味素產業中屬後起之廠,但在設備、規模上卻有後來居上之勢,原料除使用麵筋,也使用價錢較低廉的大豆餅。1958年底引進麩胺酸醱酵專利技術時,味全負責研究開發工作,成立研究室開發味精醱酵法之大量生產方式,成立麩酸醱酵規模放大工程單位,分成研究、程序和工程等三個小組分別進行。當時尚在東大攻讀博士學位的蘇遠志教授以顧問身份回臺參與指導研究小組工作,臺大化工系畢業生呂維明負責建麩胺酸醱酵工廠,僅花9個月的時間建好醱酵工廠和第一基醱酵槽且試車順利,大量生產味素成功,並以低生產成本傾銷擴佔味素市埸。繼味全之後,中國醱酵工業(味王)、協成食品工業(味丹)等亦相繼採用麩胺酸醱酵專利技術,大量生產;臺灣味素產業也在1960年從內銷市場轉進外銷,利用國內的樹薯澱粉、糖蜜資源加工出口賺取外滙,1981年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時臺灣三大味素公司之出口量曾晉升世界第一。1989年味素產業自由化後,三大公司紛紛到海外設廠,將生產基地外移。

 


出處:蘇遠志,〈台灣味精工業的發展歷程—回顧與前瞻〉,《科學發展》457(2011年1月),頁151-154。

◎點閱蘇遠志可直接連結至本館對蘇遠志的介紹

 

深層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