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史

  臺灣自1929年開始研究用醱酵法生產丁醇的技術,一開始的目標是為了供應日本工業界有機溶劑。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29年聘任東京帝大農藝化學科畢業的牟田邦基擔任技師,開始收集外國文獻並著手醱酵釀造實驗研究,發表不少研究成果,一直到1937年(前後9年)以糖蜜、蕃薯為原料的工業化實驗大致完成,並交由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實際進行工業化生產,選定靠近嘉南平原的蕃薯產地之嘉義設廠。海軍也視之為重要軍需工業加以援助,要求增加人力繼續丁醇研究,1941年日本丁醇輸入斷絕,必需緊急增產時,臺灣拓殖的生產能力可達2,500噸,是日本帝國裡規模最大的一個工廠。

  1942年實施增產丁醇合成航空燃料之政策,丁醇的重要性大幅提升,軍方結合產、官、學的技術能力全力增產,1943年3月1日嘉義工廠獨立並擴大投資為臺拓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資本額2,000萬全繳,承軍方命令製造無水酒精、丁醇、丙酮,在嘉義工場有年產3萬噸的製造設備,製品全部交納海軍。陸軍要求大日本製糖集中力量新建工廠增產丁醇,但尚未開始製造就終戰。

 

  臺拓化學株式會社是由日本人經營的現代化工廠,戰後都被國民政府接收後編入中油並改組為嘉義溶劑廠;但燃料酒精的市場需求消失,用來當原料的蕃薯市場需求反而旺盛,改用糖蜜原料後又因糖蜜大量出口日本以致無以為繼,1959年全面停產,改採石化溶劑,以萃取法煉製生產石油中屬於芳香烴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機溶劑,1972年嘉義溶劑廠裁撤,原製造與工務部門併為高雄煉油廠嘉義分廠,1999年再改隸新成立之「中油溶劑化學品事業部」。中油以醱酵法生產丁醇的傳統醱酵技術及丁醇菌亦轉移到綠能科技研究所應用於生質能源的相關研發而傳承至今,也留下了生質能燃料與糧食競爭的寶貴歷史經驗。

 


出處:

1. 陳勁中,〈生質丁醇的歷史演進及與中油的淵源〉,《石油通訊》732期(2012年8月),頁22-26。

2. 館藏資料─嘉義溶劑廠廠史

深層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