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陔相關史料
作者 |
篇名 |
發表期刊/卷期/年代/頁碼 |
影像來源 |
山本亮 |
《熱帶農學會誌》 |
臺灣圖書館 |
|
大島康義 |
《日本農藝化學會誌》12:10(1936), 975-976 |
J-Stage |
|
川瀨金次郎 |
《日本農藝化學會誌》15:5(1939),459-472 |
J-Stage |
|
何芳陔 |
《日本農藝化學會誌》16:5 (1940),461-475 |
J-Stage |
|
何芳陔 |
《日本農藝化學會誌》18:3 (1942),257-264 |
J-Stage |
|
何芳陔 |
《日本農藝化學會誌》19:12 (1943), |
J-Stage |
|
何芳陔 |
《日本農藝化學會誌》18:3 (1942), |
J-Stage |
何芳陔是臺北帝國大學農學部畢業生,在臺北帝大山本亮及大島康義教授指導下,曾共同發表〈釜熬製綠茶のタンニン、色素、ビタミンC(アスコルビン酸)に就て〉及〈茶葉中にKempferolの存在に就て〉兩篇文章。
何芳陔大學畢業後在滿洲的大陸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室任職,1949年回臺後,在臺灣大學任教。在大陸科學院任職時曾在《日本農藝化學會誌》發表〈鹹斑に關する研究(第一報)〉等數篇專文。鹹斑為一種地形,因土壤含有鹽分植物難以成長所形成,何芳陔於研究報告中分析鹹斑的種類與其含有鹽分之關係。
深層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