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月
事件
1966
1
台聚與中油公司簽訂第一份乙烯供應合約。
2
月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獲核准為合資公司(日本花王70%,台灣30%),生產界面活性劑。
4
中油公司開始供應長春石油化學公司原料天然氣。
5
台聚加工實驗所(CUSTOMER SERVICE LABORATORY)落成。
1967
8
南亞塑膠合併生產塑膠三次加工產品的「新東塑膠製品廠公司」,正式更名為「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1
台聚公司高雄廠建廠完工,為台灣第一座聚乙烯工廠。1968年3月試爐,5月正式開工。
李長榮化工汐止廠甲醛及尿素甲醛樹脂工場開工生產
1968
3
中油高雄煉油廠第一輕油裂解工場安裝完成,4月23日開始開工生產,臺灣正式進入石化工業之時代。
中油公司開始供應台灣肥料公司新竹廠製尿素所需之天然氣。
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第一輕油裂解工場與台灣聚合公司高雄廠﹝國內第一座低密度聚乙烯(LDPE)工廠﹞聯合舉行落成典禮。6月正式營運。
7
中油公司購進台灣碱業公司全部股權,成為中油轉投資公司。
10
華立企業創始於高雄,登記資本額為新台幣50萬元, 從事化學品銷售工作。
12
亞洲開發銀行貸款給中國石油公司1020萬美元,建纖維原料廠,在馬尼拉簽約,此為我國與韓國合作發展石油化學工業之一環,由我方負責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之製造。
1969
台肥公司各廠名稱變更,改以所在地命名。
1970
中油公司、高雄硫酸錏公司及台肥公司合作投資成立「中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興建己內酼胺廠。
中油公司、高雄硫酸錏公司及台肥公司合作投資成立中台化工公司。
台肥公司奉令收購慕華聯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外資股權(佔該公司全部資本額70%),由國人經營。
三福化工在台南善化設廠,初期生產檸檬酸,後陸續設安息香酸生產線、對羥基甲酸酯生產線等。
日本三共株式會社與中國化學製藥等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中日合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永豐餘造紙在台東設廠,開始生產紙板,大量利用國內廢紙生產紙板產品。
長春石化引進英國卜內門(ICI)低壓法興建日產150噸甲醇二廠,完工生產。
1971
台灣氯乙烯公司高雄廠成立,年產能4萬噸。
中油奉准興建高雄煉油總廠第二輕油裂解場。
南寶樹脂與西德赫斯特公司(Hoechst)合作設立「寶立樹脂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水性型樹脂、含聚壓克力樹脂、聚醋司酸乙烯樹脂。
柏林公司與澳洲IMP公司技術合作生產特殊防蝕塗料。
1972
中油公司嘉義溶劑廠石油醱酵試驗工場完成試爐。
台聚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買賣。
中油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製造廠建成,年底正式生產。
9
中油公司嘉義溶劑廠及員工訓練中心裁併,另成立研究及訓練中心與高雄煉油廠嘉義分廠。
台塑於高雄仁武擴建PVC廠。
永光化學成立,1995年與工研院材料所(現材化所)簽訂技轉合約,1997年興建電子化學品廠,開始投入光阻劑產品的生產。
國光紙業土城廠併入永豐餘造紙公司改為永豐餘台北廠,率先推出研發成功的打皺柔軟衛生紙(五月花衛生紙)。
1973
6
美商赫克利斯(Hercules)、中石化公司、華夏海灣塑膠及中國信託共同投資之福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產聚丙烯,年產5萬公噸。
中油公司正式成立「高雄石油化學品儲運中心」。
長興化工路竹廠安裝第一座六噸反應機,完成不飽和聚酯試製並遷廠
中油林園廠第三輕油裂解工場,與外商司東韋勃司特公司訂約。
台塑配合中油二輕,引進美國史塔法化學公司技術興建第一套乙烯法之VCM廠。
台灣氯乙烯公司頭份廠成立,年產能6萬噸。
李長榮化工新竹廠甲醇工廠開工生產。高雄廠甲醛及尿素甲醛樹脂工場開工生產。
原經濟部所屬聯合工業、聯合礦業、金屬工業三個研究所合併改組,成立「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
1974
永豐餘造紙成功生產國產自製的第一張背膠郵票紙。
味丹企業在彰化成立東海綠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生產藍、綠藻健康食品。
南寶樹脂開發PU塗料、PU彈性體用樹脂。
南昌農藝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生產鳳梨酵素產品外銷西德。
1975
中油公司、中央投資公司及亞美和國際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中美和石油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油高雄煉油總廠第二輕油裂解工場開始進料試爐。
東聯化學公司奉准設立登記,股東為中央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院開發基金管理委員 會、遠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美商永備聯合電石公司及中華開發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為 569,250仟元。
年
月
事件
1966
1
台聚與中油公司簽訂第一份乙烯供應合約。
1966
2
月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獲核准為合資公司(日本花王70%,台灣30%),生產界面活性劑。
1966
4
中油公司開始供應長春石油化學公司原料天然氣。
1966
5
台聚加工實驗所(CUSTOMER SERVICE LABORATORY)落成。
1967
8
南亞塑膠合併生產塑膠三次加工產品的「新東塑膠製品廠公司」,正式更名為「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67
11
台聚公司高雄廠建廠完工,為台灣第一座聚乙烯工廠。1968年3月試爐,5月正式開工。
1967
李長榮化工汐止廠甲醛及尿素甲醛樹脂工場開工生產
1968
3
中油高雄煉油廠第一輕油裂解工場安裝完成,4月23日開始開工生產,臺灣正式進入石化工業之時代。
1968
3
中油公司開始供應台灣肥料公司新竹廠製尿素所需之天然氣。
1968
5
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第一輕油裂解工場與台灣聚合公司高雄廠﹝國內第一座低密度聚乙烯(LDPE)工廠﹞聯合舉行落成典禮。6月正式營運。
1968
7
中油公司購進台灣碱業公司全部股權,成為中油轉投資公司。
1968
10
華立企業創始於高雄,登記資本額為新台幣50萬元, 從事化學品銷售工作。
1968
12
亞洲開發銀行貸款給中國石油公司1020萬美元,建纖維原料廠,在馬尼拉簽約,此為我國與韓國合作發展石油化學工業之一環,由我方負責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之製造。
1969
2
台肥公司各廠名稱變更,改以所在地命名。
1970
8
中油公司、高雄硫酸錏公司及台肥公司合作投資成立「中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興建己內酼胺廠。
1970
8
中油公司、高雄硫酸錏公司及台肥公司合作投資成立中台化工公司。
1970
12
台肥公司奉令收購慕華聯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外資股權(佔該公司全部資本額70%),由國人經營。
1970
三福化工在台南善化設廠,初期生產檸檬酸,後陸續設安息香酸生產線、對羥基甲酸酯生產線等。
1970
日本三共株式會社與中國化學製藥等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中日合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1970
永豐餘造紙在台東設廠,開始生產紙板,大量利用國內廢紙生產紙板產品。
1970
長春石化引進英國卜內門(ICI)低壓法興建日產150噸甲醇二廠,完工生產。
1971
7
台灣氯乙烯公司高雄廠成立,年產能4萬噸。
1971
12
中油奉准興建高雄煉油總廠第二輕油裂解場。
1971
南寶樹脂與西德赫斯特公司(Hoechst)合作設立「寶立樹脂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水性型樹脂、含聚壓克力樹脂、聚醋司酸乙烯樹脂。
1971
柏林公司與澳洲IMP公司技術合作生產特殊防蝕塗料。
1972
2
中油公司嘉義溶劑廠石油醱酵試驗工場完成試爐。
1972
5
台聚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買賣。
1972
8
中油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製造廠建成,年底正式生產。
1972
9
中油公司嘉義溶劑廠及員工訓練中心裁併,另成立研究及訓練中心與高雄煉油廠嘉義分廠。
1972
台塑於高雄仁武擴建PVC廠。
1972
永光化學成立,1995年與工研院材料所(現材化所)簽訂技轉合約,1997年興建電子化學品廠,開始投入光阻劑產品的生產。
1972
國光紙業土城廠併入永豐餘造紙公司改為永豐餘台北廠,率先推出研發成功的打皺柔軟衛生紙(五月花衛生紙)。
1973
6
美商赫克利斯(Hercules)、中石化公司、華夏海灣塑膠及中國信託共同投資之福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產聚丙烯,年產5萬公噸。
1973
7
中油公司正式成立「高雄石油化學品儲運中心」。
1973
10
長興化工路竹廠安裝第一座六噸反應機,完成不飽和聚酯試製並遷廠
1973
12
中油林園廠第三輕油裂解工場,與外商司東韋勃司特公司訂約。
1973
台塑配合中油二輕,引進美國史塔法化學公司技術興建第一套乙烯法之VCM廠。
1973
台灣氯乙烯公司頭份廠成立,年產能6萬噸。
1973
李長榮化工新竹廠甲醇工廠開工生產。高雄廠甲醛及尿素甲醛樹脂工場開工生產。
1973
原經濟部所屬聯合工業、聯合礦業、金屬工業三個研究所合併改組,成立「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
1974
永豐餘造紙成功生產國產自製的第一張背膠郵票紙。
1974
味丹企業在彰化成立東海綠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生產藍、綠藻健康食品。
1974
南寶樹脂開發PU塗料、PU彈性體用樹脂。
1974
南昌農藝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生產鳳梨酵素產品外銷西德。
1975
7
中油公司、中央投資公司及亞美和國際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中美和石油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75
8
中油高雄煉油總廠第二輕油裂解工場開始進料試爐。
1975
12
東聯化學公司奉准設立登記,股東為中央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院開發基金管理委員 會、遠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美商永備聯合電石公司及中華開發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為 569,250仟元。